
圖為仿古福船下水儀式現場吸引了眾多群眾圍觀拍照。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仿古大福船下水瞬間。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施工人員正在為福船下水做準備工作。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圖為仿古大福船側面船身。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圖為仿古大福船船頭精致的雕刻。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22日上午,在福建寧德蕉城漳灣鎮,一艘由寧德市蕉城區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傳承人等工匠建造的仿古大福船“福寧號”順利下水。
據悉,該福船由寧德漳灣水密隔艙福船制造基地承造,船長41.6米,船寬12米,船高26米(含主桅高度),長寬超過此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瑞典“哥德堡號”仿古船,是世界上可用于航海的長寬最大的木帆船。
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的福船制造技藝系明代洪武年間由閩南傳入,迄今已有650多年歷史。其特色工藝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為若干艙區,當船艙意外受損漏水,可將海水限制在局部船艙中,不至于沉沒。
目前,這項技藝在閩南已瀕臨失傳,僅寧德漳灣鎮劉氏家族中依舊傳承保留至今,依靠全手工打造的福船,每天仍在建造中,手藝至今已經傳了22代。
2010年,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作為項目保護單位的蕉城區漳灣鎮政府曾許下一個承諾:要籌備造一艘仿古大福船。如今,這艘仿古大福船的建成,正是兌現當年的承諾。
記者獲悉,本艘仿古大福船下水后將進行動力系統安裝測試,完工后,將作為漁業觀光休閑船。預計在不久將進行首次試航,同時有望于今年內進行“中國仿古大福船”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實現環球航行。(記者 葉伏國)